辛弃疾是宋朝著名的豪放派的词人,他出生于衣冠南渡以后的山东,以弱冠之龄起事,参加耿京的起义军,后率众南归,出仕南宋朝廷,此后四十余年力主北伐,是有名的主战派,一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希望恢复中原。可惜郁郁不得志,因此其诗词以爱国、豪迈、悲壮为主,风格多变。
辛弃疾·志存高远,可惜无处施展才华
由于南宋大部分时间以偏安为主,辛弃疾的主张无法切合朝廷方向,所以受到排挤,大部分时间都是赋闲在家,既不能入朝展现自己的才华安邦治国,也不能身着戎装收复中原。
在赋闲期间,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类似唐边塞诗一样的词,这阙《破阵子》就是其中之一,全词看起来慷慨激昂、意境深远、豪迈悲壮。
《破阵子.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宋·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。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!
陈同甫,即陈亮,南宋主战派之一,与辛弃疾喜好相投,但是一样郁郁不得志,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。所以两人有很多的诗作唱和,另一方面也是抱团取暖、互相安慰。
辛弃疾·理想是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
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后,读书成为职业。他们最大的志向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也就是封妻荫子、名垂青史。但是很多的人都是没有办法,只能赋闲在家,变为文人,最后发展出文人雅士,互相唱和,聊以慰藉。
这阙词就是辛弃疾给陈亮的一首,从身边的剑回想起当年军营盛况,画面从身边拉到遥远的战场,再话锋一转述说自己壮志,紧接着从剑里倒映的白发,把意境又从战场拉回现实,一句可怜白发生显得无助、凄凉、卑微,壮志难酬,即没有了却君王天下事,恢复山河,也没有赢得生前身后名。
前面的醉里则是引子,用酒醉勾勒出军营,给人酒后如梦似幻的感觉,彷佛作者自己回到了当初的战场,骑着宝马、鏖战沙场八百里,为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而已。但是剑里白发即残忍又无情,让作者立刻清醒,看清了现实,到头来啥都没有。可怜呐!
引起共鸣因为并不是辛弃疾一个这样
这个景象不仅仅是辛弃疾、陈亮以及南宋文人、更加是自有儒生以来的的大部分文人的共同愿景,他们都希望建立功名,出将入相,从苏轼的持节云中、何日遣冯唐的期盼到陆游的此生谁料,心在天山,身老沧洲的哀叹一样,终宋一朝,文人们渴望像盛唐时期一样可以建功立业,但是一句可怜白发生将他们的愿景梦境一起击碎,所以能够引发去巨大的共鸣。因此这一首词的关键词就是可怜二字。
白发二字描写时间流逝,与王勃冯唐易老、李广难封对比,更加直白有力,岁月是把杀猪刀,已经两鬓白发,当初的理想怎么样了?还能怎么有,这又何止可怜!
歪史认为,作为有抱负的人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是他们的最高志向,但是做到这没有几个人。到头来只能一个可怜来总结,道尽了一干文人的辛酸、卑微与无助。惧怕现实中的自己又不得不活在现实中。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如有天壤之别,可是又能怎么样?
可怜自己未能了却君王天下事
治国平天下就是出将入相,从三五岁起,学成文武艺、贷与帝王家就是他们终极目标,可是,君王的目标却不是需要他们治国平天下,而是维护君王的统治。君王眼中的天下是一家一姓之天下,是君王一姓私产,读书人眼中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,这个天下有他们一份,所以了却君王天下事也是了却他们自己的事。
这个就是造成大部分人壮志难酬的根本原因,读书人和君王的出发点不一样的,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读书人不可能了却君王天下事,连自己的事也不能了却。陆游心在天山、身老沧州的现象不是某一个人的写照,韩愈一封朝谏九重天、夕贬潮州路八千也不是一个人处境,而是大部分读书人的处境。
君王的天下事和读书人的天下事根本不是同一个事情,不在一个水平线上,两人出发点不一样,最后处理事情的方法也就不一样,这就是第一个可怜,读书人永远没办法达成治国平天下的目标,因为读书人想了却的天下事恰恰不是君王想了却的。
韩愈有千里马常有,伯乐不常有的抱怨之词,他认为没有人识货是最根本的原因,但是这个并不正确,歪史认为是伯乐需要的马不一定就是千里马,或许跑八百里的就够了。
可怜自己英雄迟暮白发生
古代儒生的梦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这是理想化的境界,可是另外矛盾之处就是忠孝不能两全。长期以来的理想化,潜意识让大批的儒生认为老子天下第一,天下英雄、舍我其谁的错觉。
这种错觉造就了第二个可怜,奔波多年得到的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。就像每一个人都努力的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一样,当雄心壮志无法实现,往事不堪回首,可是往事并不如烟,一旦对比,现实和梦想产生的强烈的冲击犹如黄钟大吕,带领所以有类似境遇的人产生共鸣。
这个错觉也就是很多失意文人都如同深宫怨妇一样,总感觉自己逢才不遇、时运不济。而又无处发泄,只好以诗词来感叹伯乐常有、千里马不常有的际遇。可是辛弃疾的这阙词完全跳脱出怨妇的范畴,没有一点哀怨的意思,高明之处就在于可怜白发生一句,承接上句自己梦想和愿望:我也有着雄心壮志,只是已经有了白发!既然如此,那愿望和梦想会怎么样,还需要多说嘛?完美的呼应了梦境,又掩饰了上句,无所作为的抱怨,不矫揉造作。
所以这一阕词,看似豪迈悲壮,实则幽怨哀叹,犹如妙龄少女顾影自怜一样。实是可怜得很!